台中市大里福興宮二媽軟身媽祖,是台灣第一件被列為「重要古物」的神像,福興宮十六日舉辦「聖物廕福興」新書發表會,完整收錄媽祖傳說,希望讓民眾更了解台中媽祖信仰的文化特色。
這場「聖物廕福興」新書發表會,包括台中市長林佳龍、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、立法委員何欣純、市議員張芬郁、李天生、主編逢甲大學教授李建緯、林仁政、吳慶泰等人都到場祝賀。
文化部文資局長施國隆指出,全台目前約有七百件的一般古物,其中福興宮即珍藏有七件,而二媽軟身媽祖神像因以木胎灰漆雕刻而成,手、腳關節為機動可拆裝式,體型碩大,深具歷史文化價值,被列為全台第一件「重要古物」。
福興宮董事長張滄沂指出,二媽神像臉部斑剝脫落,廟方曾多次擲筊希望替媽祖神像重新粉面,但一直未應允而作罷。後來才發現原來三百多年前木胎灰漆的工法,是先披上一塊麻布再上漆粉飾,斑剝處就是麻布脫落的緣故,如果重新粉面過,就看不到此一傳統工法了,信眾這才了解媽祖過去不同意粉面,原來有其用意,稱奇不已。
張滄沂表示,福興宮在清朝也是林爽文的起義之地,宮廟內也保存許多珍貴宗教文物,為深入發掘歷史、釐清林爽文傳說及現存文物的價值,因此委託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李建緯等人撰寫「聖物廕福興」一書,大量比對歷代的文獻史料與老照片,集結文史、社群、科學等面向,希望保存地方文史,讓民眾更了解台中媽祖信仰文化。2017.04.16「聖物廕福興」新書發表,收錄大里福興宮二媽傳奇  

arrow
arrow

    台中市議員張滄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