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市大里區大里老街,在九二一地震後,由區公所斥資二千多萬元進行老街改造工程,近來部分住戶的磚造樑柱出現位移,住戶擔心再遇地震,非常容易倒塌,有意自行利用鋼骨補強,但卻擔心破壞景觀。區公所則表示,該老街已過了管制年限,加上是私人住宅,可由住戶自行修補。
  大里區大里街長約二百公尺,寬不到四公尺,是有三百多年歷史的老舊街道,部分建築物在九二一地震時倒塌,區公所有感於許多店鋪及住家的建築獨特,磚雕、綠釉、斗砌等各式建材都來自唐山,手工細膩,尤其磚造騎樓的亭仔腳廊道風貌,可呈現歷史時空停留的痕跡,為此爭取納入城鄉新風貌改造計畫中,斥資二千多萬元進行老街改造工程。
  近來部分住戶的樑柱出現位移現象,住戶擔心只要再有一次稍大地震,房屋非常容易倒塌,市議員張滄沂為此邀集相關單位前往會勘。
  李姓住戶指出,該磚造樑柱當初是由公所負責施工,由於內部沒有綁鋼筋,無法承受水平的撞擊力道,他們有意自行利用鋼骨補強,但卻擔心破壞整體景觀,不如如何是好。
  區公所表示,該老街改造工程是在民國九十二年完工,列管五年,如今列管期限已過,加上是私人住宅,公所無法再斥資維修,可由住戶自行雇工修補,至於要採用什麼樣的材質,公所也無權置喙。2018.06.13大里老街部分住戶的樑柱出現位移現象1.jpg

arrow
arrow

    台中市議員張滄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